top of page

彭嘉恆
Ken Pang

三兒子 Third Son

IMG-20160207-WA0002_edited.jpg

媽媽:中國文化女德榜樣

樹欲靜而風不息,子欲養而親不在。壬寅初五睡醒傳來噩耗。媽媽幾年來心臟病常復發,凌晨急救無效,與世長辭。

爸媽一共五個孩子,我排行老三,兄弟姐妹俱全。但媽媽對我們一視同仁,都很疼惜。媽媽是傳統中國婦女,家庭佔首位。對爸爸,孩子,親友非常照顧,有什麽矛盾,都是委曲求全。

我追隨南師懷瑾先生二十年,常聼他說「中國文化傳統繼續保持了五千年,大半是靠過去歷史上女性偉大的犧牲,以及她們所付出的「忍辱負重」的功勞。換言之,女性對中國傳統的社會文化,的確猶如女媧氏「鍊石以補天」的功德。殷實家庭,一定是有一個有德而有持家之道的老祖母或主婦,作為真正幕後的主持者。中國文化中,維持傳統的家族人倫之道的,都是歷代中國婦女犧牲自我的成果,是母德的偉大。母教,才是天下文化教育的大教化事業。大至國家、民族,小至一個兒女,沒有優良傳統賢妻良母的教育基礎,那就什麼都免談了!」

爸媽結婚七十多年,感情和睦,琴瑟和鳴。早年爸爸生意酬酢繁密,鮮有在家用膳,我們和媽媽一起的時間比較多。兄弟姐妹學有所成,可以在社會上立足,都是童年時媽媽的身教言教。

《周禮》:「九嬪掌婦學之法,以教九御婦德、婦言、婦容、婦功。」漢代班昭《女誡》對「四德」解釋是:「清閒貞靜,守節整齊,行己有恥,動靜有法,是謂婦德。擇辭而說,不道惡語,時然後言,不厭於人,是謂婦言。盥浣塵穢,服飾鮮潔,沐浴以時,身不垢辱,是謂婦容。專心紡績,不好戲笑,潔齊酒食,以奉賓客,是謂婦功。此四者,女人之大德,而不可乏之者也。然為之甚易,唯在存心耳。」

爸爸顧外,媽媽專心照顧家庭。但爲了接送我們,學會了開車。我十三歲時,爸爸出國旅行,媽媽就揹起了生意資金流轉的重任。家鄉淪陷,媽媽避難加拿大,再考車牌,讀英文, 上班工作。那時候我還未大學畢業, 弟弟妹妹還在中學,就靠她擔起一頭家。媽媽一生好學不倦,到了八十高齡,還入讀澳門理工學院長者書院。2015畢業典禮,得最高齡獎。校長得知媽媽去世,回信云:「大妹姐積壽九十六載,遺愛人間!回想大妹姐在校期間為人樂觀、好學,待我們這些後輩愛護有加,她煮的乳鴿我們也品嚐不少。大妹姐的照片還放在我的辦公室,我和我的同事們將永遠懷念她。長者書院能夠在她的人生章節中留下開心的一頁,是我們的榮幸! 」「清閒貞靜,守節整齊,行己有恥,動靜有法,是謂婦德。」

媽媽初嫁入彭家時,聽説婆媳關係一般。後來互相瞭解,互相尊重,祖母變得很信任她。她和叔叔嬸嬸姑姐姑丈都關係良好,每年種種聚會都歡笑滿堂。我們兄弟姐妹都很敬愛媽媽,她和媳婦女婿相處融洽,孫女們常和嫲嫲傾訴心事,她最疼愛當然是三位曾孫。從來沒有看過她對任何人疾聲厲色:「擇辭而說,不道惡語,時然後言,不厭於人,是謂婦言。」

媽媽不會花錢買名牌,就算買了給她,她也捨不得穿戴,但衣服永遠是很潔淨。「盥浣塵穢,服飾鮮潔,沐浴以時,身不垢辱,是謂婦容。」

兒時社會物質貧乏, 每年只有一套新衣服, 農曆年前媽媽就會忙著為每一位小孩做新衣服 。八零年代爸媽搬到澳門,年晚飯都很豐盛,乾貨都是一年的準備。爸爸好客,親朋好友又喜歡她的菜,所以家裏常高朋滿座。「專心紡績,不好戲笑,潔齊酒食,以奉賓客,是謂婦功。」

四德而言,媽媽當之無愧。 當然這也是很多其他中國媽媽的美德。也因爲如此,中國文化才可以傳承幾千年;儒家文化圈國家才可以在戰後迅速追上歐美經濟體系。中國傳統文化的女德, 媽媽就是一個好榜樣!媽媽,我們永遠懷念你!

 

不孝子 嘉恆

bottom of page